目前市场上的寿险主要包括返还型寿险和纯消费型的定期寿险两种。前者带有很大储蓄成分,可以返本但保费也高;后者保费便宜但不返还。例如一家合资保险公司的一份保险计划,保额40万元10年期的定期寿险每年保费276元,而10万元保额的分红终身寿险(缴至55岁)一年保费要1735元。房贷一族已经面临很大一笔月供支出,因此低保费高保障的定期寿险是个较为实际的选择。但有些保险公司定期寿险不能单独购买,需要附加在终身寿险上。
对于夫妻双方共同承担贷款的家庭,最好双方都投保寿险,两人的寿险保额对应双方的薪水比例。
■ 购买技巧
灵活、压力小 年缴优于一次性缴
如果准备购房的市民愿意多添一份保障,在购买房贷险时还是有一些小窍门的。目前申请房贷时可选择一次性缴纳房贷险、年缴房贷险、贷款担保三种方式,而贷款担保是公积金贷款只能采取的方式。
比较一下年缴和一次性缴纳房贷险,会发现年缴房贷险在费用支出和退保方面都更有优势。比如分年付每期保费是按: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公式计算确定的,而一次性缴纳保费则是按:保险费=借款总额÷10000×借款年限相对应的每万元保险费公式计算确定的。表面看好像都是保险额乘保险费率,但一次缴费的保险额指的是贷款总额,而分年付的保险额则是指每期剩余的贷款本金。
如果贷款人准备在今后经常性部分提前还贷,那么考虑到容易退保、保费容易计算等因素,还是选择年缴型产品比较合适。而且年缴型产品的首次保费压力也小得多,手头不富裕的贷款买房者比较适合年缴产品。
■ 新况
专家开会研讨巨灾保险
震灾之后,二手房市场上按揭消费者对于房贷险的关注度大大提升,在5月19日至今的咨询量已经超过千例。“不过在这种连保险公司都难以承受的巨大风险面前,商业保险的力量还是显得薄弱。”一位保险公司人士评价说,讨论多年的巨灾风险制度的建立已经无法再拖。
就在上周一,由全国人大牵头召开了巨灾保险课题研讨会。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综合处副处长吉昱华说,由于保险费率难以精确厘定、受灾相关性高限制了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费率过高导致公众很难接受等原因,纯粹利用商业保险提供地震风险保障往往面临市场失灵的困境。因此应建立地震保险制度,加快地震保险的立法。
但是,完全的风险保障必然导致地震保险费率过高,公众很难接受,而限额风险保障对多数群体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这些都使得纯粹利用商业化的保险手段提供地震风险保障缺乏可操作性。
■ 记者手记
房贷险可否由银行埋单?
从2006年起,房贷险不再与房贷一起“捆绑”销售,购买房贷险的消费者已经成了极少数派。而此次地震来袭,四川因此受灾的房产不计其数,但人们却发现房贷险在地震面前几乎成了“摆设”。
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业内人士都希望对房贷险进行改良,能否重新划定保险责任,考虑将地震列入保障范围。但无奈的是更广泛背景下的巨灾风险体系没有建立,小小的商业房贷险如何走向似乎也是“舍本逐末”的事情。
再进一步设想,如果房贷险的保费由银行承担,改变一向被质疑的权益归属问题,我们所讨论的买与不买的问题也将不再存在。有人认为,在银行此次需要为无法偿还房贷的灾区人民“埋单”时,他们是否会由此更愿意推动房贷险的推广?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解决之道,既然第一受益人是银行,为何不能由银行自掏腰包,自己给自己买份保险。
查看更多资讯>>延伸阅读
欢迎投稿: 如果您对房地产行业有自己的见解,或您在买房、看房过程中有什么心得体会,又或您在贷款、收房、装修中有什么经验想和广大网友分享,欢迎您给我们投稿。稿件一经采用我们会有精美小礼物相赠,以表谢意。来稿请发至邮箱:pdshouse@163.com 另请在稿件中注明您的姓名和联系电话,以方便我们和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