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京报 漫画:巴巴熊
“两万八千八,精装搬回家”、“两万六千九,精装您家全都有”……随着这些朗朗上口的广告语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熟悉,“装修套餐”这种不同于传统计价方式的装修方案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在尝试了这种简单、看上去直接明了的装修方案后,不少消费者发现,原本希望又简便又省钱的装修初衷在“装修套餐”面前仍然无法实现,甚至还大大超出预算。“装修套餐”到底是为了方便消费者,还是商家更狡猾的招牌?如果选择“装修套餐”,消费者该注意些什么?
现象 “装修套餐”八成超预算
王先生要为新买的一套114平方米的住宅装修,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选择三优实创的“288装修套餐”,按其计价方式,装修费用应该为288×114=32832元。但在三优公司,设计师给王先生的首次报价为43204元,在王先生认为偏高后,又改为36836元。
“既然是按面积收费,面积一定,为什么价格却有这么大出入?”王先生不理解,“明码标价”的装修套餐,最终怎么还是会变?
采访中,和王先生有同样感受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吴燕表示,广告语传递的信息就是花28800元能装修一套住房,但实际上,很多人最后不得不以高于这个数字的费用完成装修。
据推出“装修套餐”的瑞博文装饰公司市场部经理朱慧玲介绍,在该公司去年的客户里,选择其26900元套餐而最后“超支”的占了八成。
原因 忽略套餐广告以外项目
多家装修公司及业内人士表示,选择“装修套餐”的消费者,之所以最后普遍“超支”,或因装修过程中不断出现问题而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和其常常忽略这种装修方案的特点有关。
1.关注主材,忽略辅料或工艺
在大部分套餐广告中,装修公司都列出了价格中包含的内容,如墙漆、瓷砖、地板、木门、扣板、洁具、橱柜、五金,有的还包括灯具、烟机灶具、开关插座等,看似已很齐全,但在装修过程中,还会用到许多辅料,如墙面防裂材料、勾缝剂、水暖管件及电线、防水材料、窗套门套哑口的用料等,却不包含在这一价格中,如果消费者需要做,就得加钱。
还有一些工艺费用也是不包括在内的,如地面墙面找平、水电改造、重做防水等,但这些工艺在装修时几乎是必须的,不断多出的“增项”自然提高了最后的装修费用。
2.关注品牌,忽略型号或数量
大部分装修套餐都会标出所使用的装修材料品牌,消费者往往被“科勒”、“立邦”、“蒙娜丽莎”等品牌吸引,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型号,因为有些套餐中所使用的名牌产品往往是即将被淘汰的型号或尾货,如果消费者想更换,一般就需要增加费用。
同时,套餐所含的橱柜、门等的数量也常会有限制,如每25平方米的房子含1樘门、每50平方米含一米橱柜等,而这样的数量,普通家庭显然不够用,如果要求增加,自然也得加钱。
对策 了解细节理性消费
朱慧玲表示,“装修套餐”的低价缺口是从按建筑面积计算和品牌选择上来弥补的,所以消费者在选择“装修套餐”时一定要理性消费,事先要问好什么内容包括在套餐内,什么不包括在内。针对这种装修方式的特点,朱慧玲称,格局合理的新户型更适合“装修套餐”,而老式户型或改动比较大的居室则不适宜选择。
查看更多资讯>>延伸阅读
欢迎投稿: 如果您对房地产行业有自己的见解,或您在买房、看房过程中有什么心得体会,又或您在贷款、收房、装修中有什么经验想和广大网友分享,欢迎您给我们投稿。稿件一经采用我们会有精美小礼物相赠,以表谢意。来稿请发至邮箱:pdshouse@163.com 另请在稿件中注明您的姓名和联系电话,以方便我们和您取得联系。